2009/12/05

練習曲-單車與徒步

這是我唯一陪走的一段路,汐止~基隆。
前幾天看這部片子,在1:14分的地方畫面不動了,原以為DVD片有問題卻是Player掛了。約莫演到多年不見鬍子花白飾演祖父的老演員洪流正在戲裡解說牆上那對字由來的前後片段。本來沒打算租的,不過店員說一片$60三片$120,所以又隨手挑了這部兩年多前聽過但一直沒機會看的國片,據說此片間接催化了單車環島的風氣,兩輪趴趴走的濫觴,從此以後美麗花東成了單車客絡繹不絕的聖地。

隔天還片前結尾還有20~30分鐘未看,便打開小CC的電腦放來看,不看還好,一看被畫面內容電的汗毛直豎。為何?因為這一幕,正是白沙屯媽祖繞境出巡,洪流演的老祖父跪趴在馬路上等著鑽白媽神轎。播放機偏偏就壞在這個節骨眼上,不偏不倚不前不後的時間點就像剪輯師刻意的劃下那麼一刀,讓我這個不信邪、不信神的人都覺得巧合的事情怎麼一樁接著一樁來,概算機率可以買頭彩了。更回想起五月份花東行,從長濱鄉先運送邱永和送的石頭到張老師玉里家,中午返途再翻過玉長公路重回海岸公路找尋隊伍時,途經成廣澳(舊名蟳廣澳),肚子忽然不舒服,便停下來在戲臺子旁的WC解放,事後得知這戲臺馬路對面正是今天行腳隊伍目的地,東台灣第一座媽祖廟,一些偶合的小事不時的出現。請參考這篇『花東-蟳廣澳導覽』。那感覺就像有人試圖跟你聯絡,拍打著窗戶想引你注意,而你卻總是戴著耳機渾然不覺。直到放下的那時刻,才驚覺、才聽見。

於是不由得起心動念寫下本篇『練習曲-單車與徒步』,更想起了該寫而未寫完的這篇文章『番外篇-靜走環台54日』。拖了半年遲遲沒有心思動筆,如果不是白媽這一幕畫面巧妙出現,應該不會有這篇文章。或許是在等待這不經意的時刻觸動吧!江兄的故事就從這裡接著寫了。。。

江兄(志浩)是我在側拍海岸行腳活動時結識的,『走在家鄉海之濱』活動4/17日從基隆文化中心分東西兩路出發,原本已放棄跟拍。但終究在一個輾轉失眠的午夜,按耐不住心頭下前往尋找行腳隊伍,後來在和平水泥廠的對面餐廳找到了隊伍,詳情參考"花東-漢本_和平"。

因為只是跟拍所以跟隊員保持距離,互動並不多,直到4/29日到新城國小後江兄主動找我晚上喝點小酒,欣然答應於晚上7:30赴約。也許是單騎走旅慣了,對於陌生卻善意的緣分總是格外珍惜,人生何處不相逢,一輩子也許就差身而過這麼一次。

新城國小斜對面的小吃店裡,天南地北之下才發現彼此有許多共通經歷。江兄遞了一根煙,可我早已戒煙近二十年。江兄欲收回時,我說留下來做紀念吧!並註上時間(民國98年 4/29日 22:29),事後更驚訝的發覺,這時間又是另一樁有趣的巧合。 往下看吧!

隨著行程一路伴隨慢慢瞭解江兄有個很大的心願,參加這次活動前江兄才因為背部開刀跟心導管支架在病床上躺了兩年,受傷前的他可是生龍活虎的三鐵好手、馬拉松健腳。年輕時曾連續16年(希望沒記錯)參加大甲媽祖繞境活動(均全程走完)直到背部受傷中斷。所以當DVD壞掉影片停在媽祖繞境片段前時,不由得被這巧合起心動念再度敲起了鍵盤。

病癒康復的他原打算從台中徒步環台一圈,卻在出發前後看到『走在家鄉海之濱』的海岸行腳活動。便即刻北上基隆臨時報名加入了行程,這位義大利足球迷的江兄從小接觸佛學,年輕時更數度前往日本走了好幾趟的『四國遍路』,不知是否這些因緣之故,埋下他著手推動在台灣成立類似活動的心願。

他說他可能是台灣最早走四國遍路的人,但這點不可考,僅提供作紀錄參考,病癒後的他隨即展開個人徒步環台之旅,打算收集相關資料及寺廟據點,雖碰巧會合了行走家鄉海之濱活動,但原本他只打算跟隊伍走十天左右便自行獨走,卻在我的突然出現下一起延續了往後的行程,直到結束。起初並不明白何謂四國遍路,直到江兄提了空海和尚,頓覺天旋地轉,怎麼又湊巧了。跟家裡架子上老哥放的那套書『沙門、空海』是相關連的,上網復查了資料後約略明白了概梗。

江兄正在努力籌備一個協會、或基金會。名稱可能暫訂為"台灣環島徒步協會",也許會帶有一點淡淡的宗教色彩,因為他計畫將來環台徒步的住宿地點以佛寺(有住持)或媽祖廟為優先考量。這倒讓人想起古早以前曾有僧侶團徒步環島祈福108天,不過應該早已被遺忘了。眼前的花東海岸從鹽寮和南寺以南至台東有很長一段路,目前並無適當的寺廟住宿是他目前比較傷腦筋的地方。因為那兒以天主、基督教會為主。

至於人才培養則打算先從大專院校宗教社團裡招募青年培養為初期幹部,等規模慢慢起來後再推廣到一般大眾,相處的這段期間他也曾徵詢意見,不過我出的是個大難題,這裡就暫且不表啦!實在是太異想天開了,哇哈哈!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些繞著台灣轉動的人,也許某一天會對暮鼓晨鐘的寺廟注入一股清新的活力。我說創世基金會拯救的是植物人,難不成你打算拯救人心,靈魂喲!出竅啦!

當練習曲看完後胡德夫吹起"太平洋的風",想起八八水災時嘉蘭的一位受災戶蔡宏偉,是胡德夫的弟弟。從6/9日到現在12/6日將近半年,文章拖的有點兒九啊,歹勢!謹獻給熱愛這片土地、大海的人們。「婆娑之洋、美麗之島、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後記:巧合的數字。
A:江兄4/17日跟『走在家鄉海之濱』的東線隊伍出發,5/23日走到墾丁鵝鑾鼻,與走西線南下的隊伍會合後,活動正式結束共計37天。之後獨自繼續順時針走西岸北返,走了17天後回到出發地基隆文化中心,徒步環台一圈共37+17=54天,那天剛好是6/9日,6x9=54,巧唄!

B:當5/20日黃昏在九棚遇見洪老伯後,翌日早上告別江兄等人,決定結束行腳拍攝活動提早回家,後來整理相片時看到受潮的香菸上頭的時間,不由得莞然,彼時江兄還在一路北上不知何時走完?煙上的時間98 4/29 22:29,若將9定住,4/29可拆成69。而22:29也是69。當時怎麼也沒想到江兄會在6/9日剛好抵達基隆,結束環台一圈,真是有趣的巧合。巧唄!還是我巧掰。

C:另外有個沒提的事,因為有點不知所言,錯綜複雜,將這部份補記在『八八水災_前進太麻里』的後記裡,有興趣者請接下去繼續看。這些點點滴滴的糾結,最後引著我徒步獨行,從福州沿著一千兩百年前(西元804年)空海的入唐取經路線,走了一趟唐朝國都『長安』,最近才將大陸行腳短文整理在『入唐-行腳空海路系列』裡。

廣告插撥:
昨天2011/4/11日加了一組選單『Read before gone』,基本上依照順序讀,應該可以看出一點概梗與前因後果。這些事並沒有完結,還在進行中,即便我如如不動任其流轉。機緣到時法水自現。今日中午(2011/4/12)才與一位十多年不見的新加坡同事(凱哥)約見於他住的旅館(重慶北路),準備離台前的凱哥道別時竟然塞給我一套佛書。唉!你知道麼,回到家才發現該飯店的十字路口,橫的那一條叫”長安西路”。嚄嚄嚄~凱哥不但是個有心人,還是個有緣人哪!

如今走在太平洋岸隨時都得留意這些,
飆身而過踩著風火輪的紅孩兒。

成廣澳天后宮,東台灣最早的媽祖廟。

那天在翻越玉長公路上時,
看到小朋友正午大太陽下推著單車上坡,
去而復返的我於是留下一杯冰冷的綠茶,揚長而去。

這是尋找隊伍時,在蘇花公路途中。
一個月後回台北,發現見面那天的煙已受潮,
收藏時才發現上面的時間竟然有著令人玩味的巧合。
於是特別拍照存證。
崇德往新城,立霧溪海岸段。
花蓮鹽寮和南寺,
再下去的花東海岸就少有此種大型寺廟。
因為電線桿上貼的都是「信主得永生。」
花蓮水璉某加油站旁的小吃店。
花蓮豐濱一處刻有”海之濱”的碑石。
參加海祭後,拍攝於大港口部落活動中心
前面的冰店展望良好,店裡兼賣藝品玉石。
石梯坪潮間帶
石梯坪,整理場地中,晚上與班炸族人有個莊嚴美麗的晚會。
過北回歸線碑,哈旺船屋。
石梯坪露營區附近
長濱國中
台東八仙台,燈塔。
汐止汐科站
知本某間廟,名稱一時忘了。
台東三和,定置漁場魚貨上岸。

胡德夫之弟蔡宏偉,不知是堂是表或是親,

新加坡阿凱兄

汐止車站附近義大利麵館,餐後出發陪他走到出發地,基隆文化中心。


沒有留言: